⑴精准培育。深化“容缺办”“网上办”等便利化改革,持续开展行政审批“四减一优”,分类建立市场主体培育库,实行“一对一”精准扶持。2023年,完成市场主体登记注册1.52万户,培育“四上”企业25户。 ⑵金融支持。建立“政银担企”对接机制,实行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白名单制度,推出“园区贷”“产业贷”等10个信贷产品,常态化开展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工作。2023年,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1.4亿元、同比增长27.17%。 ⑶走访服务。健全县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走访问需,建立全量问题清单、分类整改清单、逐批销号清单,提供31项业务“帮办代办”服务。2023年,走访民营企业326户、解决问题121个。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