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早谋划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科技园区建设工作,高质量打造国家一流农业高新示范区,1月4日,市农牧局副局长辛军、市科技局副局长余强、市农发中心主任刘永刚、临河区相关负责人赴农高区就拟选的5个市级科技示范园区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调研组先后到城关镇蓿亥村产能提升园区、友谊村万亩设施农业园区、干召庙永丰村辣椒园区、狼山镇光明村万亩小麦园区、临河农场千亩看禾选种平台园区进行调研,临河区政府副区长赵国栋、临河区政协副主席、农牧局局长李泉和各乡镇负责人围绕园区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和存在问题等进行汇报交流。
2024年,市农牧局按照市委“五高五区”目标定位和“四个集群、两个基地”战略要求,结合 “七新六结合五统四控三区两增一订单” (“七新”: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新主体、新动能、新目标;“六结合”:与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社会化服务、智慧农业相结合;“五统”: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四控”:控肥、控药、控水、控膜;“三区”:以园区为单元建设技术攻关区、评比展示区、示范推广区,将科技园区打造成为集成果示范、技术集成推广、现场观摩培训于一体的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典型;“两增”:科技园区平均单产水平要高于周边区域平均水平1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一订单”:园区应主导产业明确,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企业订单生产,产业链延伸拓展)园区 建设模式 ,计划在规划建设好农高区科技综合示范园区基础上,共建设市、旗县区两级科技示范园区124个,包括市级园区20个 (其中5个在农高区),旗县区级园区104个 。
调研组强调,农业科技园区是展示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平台,建设过程中要重点突出以下五点要求: 一是突出园区建设规模性,要求每个市级园区核心面积不低于3000亩,辐射带动10000亩以上 ; 二是突出园区建设综合性,要求每个市级园区中尽可能全面展示粮、油、果、蔬等多产业试验示范; 三是突出园区建设特色性,要求园区依托当地主导产业进行建设, 如五原县的向日葵; 四是突出园区建设高标准性,要求每个园区集聚现代化,集中应用优良品种、重点技术、新型机械等; 五是突出园区建设引领性,要求园区集聚各方力量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包括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龙头企业、科研部门等 各类经营主体。
下一步,市、旗县区两级推广部门将严格按照园区建设方案,加强对接交流,细化建设内容,统筹安排项目资金和技术人才等要素向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倾斜,积极与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助力科技园区高质量建设。
信息来源:巴彦淖尔市农牧综合保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