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动态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贸市场时评 > 正文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开展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大豆玉米轮作对土壤环境影响效应研究”示范基地测产工作

时间:2023-10-12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

  

  为更好的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大豆玉米轮作对土壤环境影响效应研究”任务内容,总结凝练项目技术成果,检验项目实施效果,项目主持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大豆食用豆研究中心组织邀请相关专家对项目落实在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镇、通辽市科左中旗巴彦塔拉镇和兴安盟扎赉特旗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大豆玉米轮作模式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田间测产。

  9月21日、27日和10月6日,为确保测产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真实性,项目主持单位分别邀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技术推广中心、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通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兴安盟农牧科学研究所、扎赉特旗农牧和科技事业发展中心等单位相关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推广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三个测产专家组,对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大豆玉米轮作对土壤环境影响效应研究”2021年项目启动时落实在赤峰、通辽、兴安盟的三年轮作定位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验收测产。

  

  

  

  

  

  

  

  按照项目任务要求,喀喇沁旗西桥镇示范基地采取条带内种2年大豆种1年玉米(MSS)的三年轮作制、1年玉米1年大豆(MS)的二年轮作制的玉米大豆微区轮作,同时以单作大豆、单作玉米进行对照。兴安盟和通辽试验示范基地采取以种2年玉米种1年大豆(MMS)的三年轮作制、1年玉米1年大豆(MS)的二年轮作制度,试验示范田与当地常规种植大豆、玉米进行比较。

  测产现场,测产专家一边查看作物长势,一边按照大豆玉米测产规范开展工作,实地测量株距行距、选取株(穗)数,记录单株(穗)粒数,根据相应数据进行测产产量的计算。通过实地测产,轮作种植玉米较连作玉米产量分别提升8.5%-12.01%,达到了预期效果。

  

  

  

  

  

  项目采用核心试验区的长期定位大区试验与多个典型生态代表地区设立试验示范区的研究方法。在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设立核心试验区,在赤峰、通辽、兴安盟等代表性生态区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技术集成模式熟化和展示示范,根据区域种植结构特点,建立适合不同地区和轮作周期下的玉米大豆轮作技术模式,并集成优化节肥增效、养分管理,应用生物有机肥、根瘤菌、缓释肥等新产品和病虫草害绿色无污染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项目的实施和示范应用,提高了示范区粮豆生产水平,加强了内蒙古地区大豆科研、生产与推广的联合,促进本地区大豆玉米轮作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提供科技支撑。

  

   打印 关闭

   信息来源: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周学超


原文链接:http://nmt.nmg.gov.cn/xw/msdt/cf/202310/t20231010_239095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